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8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三重一社區一蓮花講座 分享做最好的自己

地方采風

字級

三重一社區一蓮花講座 分享做最好的自己

【人間社 鄭秀娟 新北報導】 2025-05-31
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三重區三和第二分會與蘆洲第三分會聯合主辦的「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於5月29日下午在三重區台北橋市民活動中心溫馨登場。講座主題取自星雲大師《幸福百法》中的〈做最好的自己〉,邀請檀講師陳惠珠擔任主持人,三位宣講員林蕭如瑾、林淑麗與林美純擔任與談人,吸引逾百位社區民眾熱情參與。

清和里里長楊乾坤與永興里里長李金壖親臨鼓勵,儘管當天大雨,里民學習佛法熱忱不減。楊里長感謝佛光會舉辦具啟發性活動,讚揚義工默默付出,期望未來攜手合作,推動更多公益與心靈成長活動,凝聚社區向心力,讓幸福與關懷遍及生活每一角落。

三和第二分會與蘆洲第三分會首次於台北橋市民活動中心合辦幸福生活講座,主題「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講座由檀講師陳惠珠主持,以生動活潑的風格帶動現場氣氛,吸引民眾專注聆聽並踴躍發言。三位與談人則融合國語與台語,分享自身生命故事及實踐經驗,讓佛法智慧更貼近日常生活,易於理解與應用。

主持人陳惠珠表示,「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人的念頭能創造人生的畫卷。人生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明明知道有益的事,卻因習氣或偏好而不去執行。譬如早餐吃燕麥對健康有益,卻因口味而拒絕。她鼓勵大家珍惜人生短暫時光,多參與集體創作,如煮飯、辦活動、投入社區事務,合作才能成就圓滿。

與談人林蕭如瑾強調,「集體創作」需具備四大要素:有大眾無個人、有團結無分化、有為公無為私、有向前無退後。她分享冬季捐血活動經驗,因寒冷人少,大家齊心協力煮薑湯、發動邀約,最終順利完成任務,彰顯眾志成城的力量。

林淑麗從「表達」切入,提出六種幸福表達方式:文字、語言、肢體、禮物、關係與心意。她強調良好表達能促進情感交流,送禮雖輕卻能傳達深情。她並提醒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是最實用且溫暖的表達方式,能將幸福與善意延伸至家庭及社區。

督導林美純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八項實踐方向,包括從善如流、與人為善、慈悲處眾、進退有禮、聰明靈巧、行儀端莊、明理善良及積極樂觀。她以家庭為例,說明孩子打破碗時,父母不責罵而陪同清理教導,展現慈悲智慧。她鼓勵多參與社區活動,持續累積知識,提升與孩子互動品質,讓自己不斷成長。
12345678910第1 / 368頁
追蹤我們